一、高校社科研究回顾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制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8年修订并报教育部党组。从2008年9月起,教育部需要编制“教育纲要”,因此“繁荣规划”受到影响,要求两者一同实施。
2009年12月30日,人民大会堂召开高校哲学人文社科会议表彰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2010年1月,刘延东发表讲话,要求教育部拿出一个指导性意见,如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据此,教育部下发两个文件:一、《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繁荣的意见》上报中央宣传小组;二、将教育部的“繁荣计划”纳入《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繁荣的意见》之中。
2009年底,高校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42.6万人,10年前只有27万人。42.6万科研人员中,40岁以下者25万人,在一线工作的教授4.7万人,副教授12万人,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人只有2—3万人。2009年全国高校共发表学术论文31万篇、专著3万部,国外发表论文3800篇。 存在的问题:一是质量;二是创新。
二、制约高校社科发展的六大瓶颈
1.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四个同样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经费投入比例——尤其是以理科见长。2009年教育部专门给各高校下拨科研经费,但许多高校将这笔经费都给了理工科。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没有院士制度,没有国家级社科大奖
第三,没有国家级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中的文科基地严格上说是省部级的)
这三个问题都未写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之中,但教育部的繁荣计划都已经写入。
2.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科带头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出现断层 3.学科体系、学术观念、研究方法创新不足,非常滞后
现在尚未形成数字化、全国影响力的数据库。
4.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一问题是近年来各级领导,主要是在高校以外的领导调研时强烈反映的问题。2009年发表论文31万篇,但是如何起到决策作用? 在各高校社科类科研项目中,纵向项目与横向项目比例为3:1。全国现有2700多所高校,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横向项目。许多企事业单位不去找高校谘询。
5.国际学术影响力、国际学术活动中话语权不足 热闹之事、表面化、浅层次的事多,真正发挥实际作用少。现在当中国面临国际压力时,专家的力量和声音不足。相反,都是一些民间的力量和声音。
6.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具体包括:科研评价机制、管理体制和体系等。
许多教育部项目、重大项目的主持人及专家,更多的时间只是陷于琐碎的事务之中。 如何解放科研生产力?从2011年开始,许多高校教师数量会有增长。高校社科研究能否出现拐点?转机?
三、2020年总体目标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包括7个体系和1个走出去:
创新体系中的七大体系: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科体系;二、创新平台体系:金字塔型,由国家级(塔尖)、教育部级(塔身)和各省部属院校(塔基);三、团队攻关和个人探索相结合的项目体系;四、社会服务体系;五、方便快捷的资源共享体系,即数据共享;六、人才队伍体系;七、现代科研管理体系。
一个走出去战略:提高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
四、未来十年的导向
未来十年的导向——能力取胜。四大能力:引领、服务、创新、国际交往能力
1.引领能力:第一,中央马克思主义工程任务;第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计划(三年的时间在一些高校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传播基地;第三,理论普及读物;第四,高校名家社会影响力。
2.服务能力:第一,高校哲学社科的咨政服务计划,即“智库”建设。部部共建、省省共建等;第二,有计划支持一些决策咨询项目;第三,优秀成果普及计划。
3.创新能力:没有基础就没有创新,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第一,首先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即向文史哲倾斜;第二,重点研究基地规划应当在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未来新的重点研究基地,应当以“问题导向”、“跨学科导向”为主。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方法创新;第三,数字人文建设。启动国家社科人才数据库、国家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而各高校应尽量先建立这些数据库平台。
4.学术交往能力:第一,如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出面运作的基金;第二,开展推进合作研究的质量,在外国设立海外中国研究中心;第三,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学术机构任职;第四,外文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第五,传统经典当代学者精品英译等。
五、科研体系的改革:第一,改进科研评价体系(这一工作即将开展试点);第二,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上一篇:争创“文明网站”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