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以神圣自居的大学染上了越来越多的浮躁气味。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人们对此作了许多分析,但最为严重的倒不是个别教授的“学术堕落”,而是教授学术生命出现了枯萎的征候,这才是最令人忧虑的。 创新催生教授的学术生命。大家知道,做学问就是要讲究一个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和埋头苦干。可是如今一些教授浮躁了,整天抛头露面、不务正业,甚至不时随便抛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言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学生又怎么能安心学习?教授不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大学的教育与学术环境可以想象!实际上,一位教授的学术生命和生理生命一样脆弱,当社会过多过早使他们沉浸于名誉的光环中,沉醉和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势必为保持这份荣耀而谨小慎微,得过且过,到处吹吹拍拍,于是不仅学术锐气消失了,做人也变得世故了,这无疑宣判了学术生命的死刑!(鲁国平:《学者被“活体雕塑”了,其学术生命还会长久吗?》) 当然,教授也是普通人,他要生活,也需要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应该由社会来保障,而不是通过学术交易的方式去寻求。教授在漫漫的学术道路上,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每一个进步都是学术生命的继续和延展,同时又增添了新的养分和激励。创新是灵魂,一旦停滞,即意味着学术生命的完结。凡是把学术作为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之手段者,一旦目的达成,其学术也就寿终正寝了。为求职称者,职称定则学术终;为求金钱者,钱到手则学术隐;为求显赫者,名分得则学术亡。 乐趣激活教授的学术生命。学术生命的激活,实在是需要一点古人那种“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乐趣。从社会来说,应当营造出真正激活学术的竞争机制。所谓“有容乃大”不仅表现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面,而且应当创造出宽松的学术气氛来,引导学者进入到学术的境界之中,让他们充分释放出内在的原创精神,培养出学术研究的兴趣,仅仅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涨工资、争项目,这样的学术怎么能搞好?过度的外在鞭策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从学者来说,既要有学术规范的自律自检,更需要进行学术价值观的重新反省,从过度急功近利的心态中调整出来,以宁静致远的心境去从事学术研究,由外在的服从式研究升华到原创之境中。当然,这些知之者并不难,难的是“战胜自我”,它需要从各方面去努力(袁济喜:《学术生命如何激活》)。当前学术界出现的问题令人忧虑,对此确实不能掉以轻心。但从长远来看,中华民族的学术历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是民族精神的显现,在短暂的浮躁与迷失过后,必然是学术生命的重新焕发,对此人们是不必过分失望的。 责任张扬教授的学术生命。学者的社会责任感,用北宋大儒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它既表现了学者对学术的敬畏和诚意,也表现了学者希望通过学术为苍生服务的情怀。从根本上说,学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在于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基于社会责任感,学者才会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正是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学者才会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只有怀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学者才会将学术视为一项服务公众与社会的伟大事业,才会产生对学术的向往与敬畏,甘愿为学术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生命。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支撑着学者对学术事业孜孜以求,以严谨、规范、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从根本上杜绝短期行为、粗制滥造、追风跟风等不良学术行为(吴忠民:《社会责任感: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者形成可贵的学术勇气,学术研究是探索行为,必然会面临诸多风险,只有强烈的学术勇气才能支撑学者在学术的天地中不懈探索。这种勇气源于多个方面,而对社会的责任感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使命焕发教授的学术生命。一个真正学者的使命,不仅体现在其学术造诣上,更表现在其政治、道德等社会关怀上。目前怨声载道的“学术堕落”现象,说明了一部分学者还难以胜任真正学者的使命。在此情况下,重新认识学者的使命具有现实意义(杨家友《学者及其使命》)。我国对于学者的使命:荀子在《劝学》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的“为禽犊”,就是“为人”,指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儒家最为反对的。中国古代对学者的道德要求极高,“内圣外王”是学者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西方对于学者的使命: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真正的德性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这是对学者使命的简洁而全面的规定。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说:“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一是为社会服务,“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一是以提高人类道德风尚为己任,并“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履行这两个使命就是履行学者的真正使命、最高使命。 让我们不再沉默,从自己做起,远离学术功利,杜绝学术堕落,还学术一片湛蓝的天空吧!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来源:科学时报 20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