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自治区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全疆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较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涌现出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专家。特别是去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广大社科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中去,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疆各级社科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作用,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社科工作者,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社科普及、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也谨向全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各级社科联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大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就是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把哲学社会科学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上一个新台阶。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把哲学社会科学定位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社科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当前,新疆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为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19省市对口援疆工作深入扎实推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确立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规划了新疆“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目前,一个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正在天山南北蓬勃兴起,这既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新的舞台。全疆广大社科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利用好这个广阔舞台,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多出精品力作,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观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同各种错误的思想、言论和观点作斗争,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要把马克思主义体现在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的各个环节里,体现在社科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上,体现在研究成果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实际贡献中,努力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具体推动者。 (二)要深入研究事关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看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否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切实把眼光放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把力量放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实践上,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不断推出有社会影响、有理论深度、有创新和应用价值的优秀理论和学术成果,努力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自治区社科联要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工作、推动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三)要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灵魂。要进一步繁荣发展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当前,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站在时代前列,主动关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去认识、去把握、去总结,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既要着眼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又要注重具体问题的解决,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学科体系建设,努力创造出更多符合新疆实际和具有新疆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四)要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服务于大众,扎根于群众和生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担当起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的社会责任。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作出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回答。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发扬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不断巩固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完善科普机制、整合科普力量,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社科优秀成果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学习社科知识、掌握社科知识,努力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人文社科素质。 稿源: 今日新疆 2011年9月20日 责编: 张亚庆
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观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同各种错误的思想、言论和观点作斗争,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要把马克思主义体现在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的各个环节里,体现在社科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上,体现在研究成果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实际贡献中,努力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具体推动者。
(二)要深入研究事关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看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否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切实把眼光放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把力量放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实践上,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不断推出有社会影响、有理论深度、有创新和应用价值的优秀理论和学术成果,努力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自治区社科联要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工作、推动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三)要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灵魂。要进一步繁荣发展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当前,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站在时代前列,主动关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去认识、去把握、去总结,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既要着眼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又要注重具体问题的解决,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学科体系建设,努力创造出更多符合新疆实际和具有新疆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四)要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服务于大众,扎根于群众和生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担当起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的社会责任。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作出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回答。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发扬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不断巩固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完善科普机制、整合科普力量,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社科优秀成果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学习社科知识、掌握社科知识,努力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人文社科素质。
稿源: 今日新疆 2011年9月20日 责编: 张亚庆
二、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