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过对首批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确立一批标杆。”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在今天举行的高校“2011计划”答辩会上表示。据了解,此次教育部共收到89所中央直属高校和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的167项申请,其中面向科学前沿类29项,文化传承创新类28项,行业产业类55项,区域发展类55项。“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认定初审工作于今年1月12日至15日完成,最终确定了35家协同创新中心参加本次复评答辩。本次复评共邀请了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共118名,其中高校系统和非高校系统各占一半。评审按照四种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分组进行,重点考察协同创新的组织实施、中心培育组建和实际运行状况、机制体制改革措施以及实施成效等,最后将依据各组专家意见,形成各组排序结果。会议答辩后,还将对通过会议答辩评审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现场考察。
“‘2011计划’不是拿钱直接支持科研项目。”王延觉对记者特别强调说,作为高校改革的特区和实验区,“2011计划”主要支持目前体制下无法获得支持的机制创新,比如人才交流与引进、协同机制的建立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等。“‘2011计划’将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4类协同创新模式。”
对创新给予奖励性后补助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紧紧扣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深刻阐述,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为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5月7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获得了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可,开局良好,呈现出积极稳妥的发展态势。”王延觉介绍说,自去年5月7日召开视频会正式启动至今,高等学校、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骨干企业一直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0余所高校按照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26个省市成立了“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22个省市落实了“省级2011计划”的专项经费。
“‘2011计划’对所有的高校和地方都开放。”王延觉表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2011计划”的核心是全面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将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一是面向各类高校开放,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参加;二是广泛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构建协同创新体和战略联盟,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作为一个引导性计划,‘2011计划’的实施将坚持分层实施的原则。”王延觉指出,特别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和要求统筹规划,设立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开展协同创新;与此同时,支持地方政府设立“省级2011计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当地产业和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推进协同创新;支持行业产业部门组织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实施协同创新项目,联合支持协同创新活动。“在此基础上,每年国家再审认定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对体制机制创新给予奖励性的后补助。”王延觉强调说。
支撑行业企业和区域发展
“你真干,就支持你。”王延觉表示,“2011计划”旨在推进高校8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即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希望通过任务牵引和中心建设的方式,促进协同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伴随‘2011计划’的深入实施,协同创新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得到了高校的普遍认同,也引起了行业和企业的强烈共鸣。”王延觉说,“从能源、化工到装备制造,从材料、冶金到铁道、交通,从粮食、食品到生物、医药,等等,目前一大批行业产业的骨干企业竞相参与到高校组织的协同创新之中。它们在原有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共同商议协同创新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形式。很多企业已明确了支持的重点和方向,有的当年就落实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超过40%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之中。在高校已完成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中,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这些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不仅使高校‘2011计划’的实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有力地支撑了行业企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王延觉说。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很多行业产业部门主动牵头,组织行业特色高校、行业院所和骨干企业进行深入研讨,在明确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很多重大科技问题,构建起了产业创新链条,建立了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首批认定要树立标杆
王延觉指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评审标准非常严格,在党组“宁缺毋滥”的要求下,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
“计划启动到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做到这四个认定条件极不容易,做得较好的高校都是在前期已经按照‘协同创新’的思路开展了工作,并在‘2011计划’推出后按照四种模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完善。”王延觉说,首批认定工作,就是要遴选出若干扎扎实实先行先试,通过推进机制创新取得一定协同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为明确今后操作的思路和模式树立标杆,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全国高校实质性推动计划实施。
据了解,为全面实施“2011计划”,自2012年5月以来,教育部已重点推动了5项工作:一是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宣传宣讲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了32场宣讲报告,753所高校的4500多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二是结合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组织召开了北京地区高校、农林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工科和行业类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6个专题研讨会;三是广泛调研,重点推进。考察了60多所高校,听取120余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筹备情况汇报,参加了40多所高校组织的培育启动和战略研讨活动;四是建立了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咨询组,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认定专家库;五是研究制订了认定方案并启动了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形成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认定细则》等工作文件以及2012年度的认定工作方案。
王延觉告诉记者,2013年教育部将和财政部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好“2011计划”,并以实施“2011计划”作为落实十八大精神,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抓手,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一是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组织宣传,深化“2011计划”的精神和内涵;二是切实加强学校、省级、国家各个层面“2011计划”的培育组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三是总结有效做法,同时继续加强和地方、行业部门的协调;四是继续完善“2011计划”的支持方式和绩效评估模式;五是结合十八大的要求,制定“2011计划”的基本发展规划。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科技日报》 2013-02-28 (七版)
(中国科技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3-02/28/content_577171.htm
下一篇:实施“2011计划”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