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自治区都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
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所说,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新疆的发展,科技是支撑,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当前,新疆正处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更好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必须依靠高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超前部署和引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惠及民生福祉。
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区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内地沿海地区。同时,我区科技成果实现产业转化的项目不多,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很低。
而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不仅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更直接表现为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如果科技不能最终“实现”产品化、市场化,成为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动因,那么只能是“虎头蛇尾”,流于空谈。
如何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这几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研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在重大科研领域,政府主导的前期研发投入也逐年增加,但根本问题在于,科研项目的后续工程却没有走向市场,并且缺少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关键原因是科技体制与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加快科技体制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尽管,我区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相应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而这一机制的建立,首先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要注重对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预期估计,考虑其是否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使很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现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产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提高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保证对各类技术有稳定的、持续的需求,在技术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有进行技术升级的意识;对于政府来说,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投资高新技术。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这意味着,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出价值。总的来说,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着眼于我区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引导我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积极探索促进技术与资本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大力促进技术、人才、资本、项目的有机结合。
来源:新疆经济报
下一篇:新疆人的生活因科技而改变